0791-83068301
明代名醫(yī)繆仲淳(江蘇常熟人),名希雍,號慕臺,虞山醫(yī)派代表性醫(yī)家??娤S阂葬t(yī)術聞名于當時,對后世醫(yī)學發(fā)展有較大影響,故被《明史》列入《方技傳》。筆者參閱大量古代文獻,力求還原繆希雍之英貌。
俠醫(yī)繆希雍
為人俠義,交友摯誠??娤S阂簧鸀槿藗b義,交友甚廣,正如邑人王應奎在《柳南隨筆》中所說:“繆仲淳,布衣也。而東林諸公與訂交,皆以兄事之?!?/span>
傾囊相授,無遮無掩??娤S阂簧t(yī)學同道及弟子眾多,每每傾囊相授,無遮無掩。如丁元薦,此人亦為東林黨重要人物,曾罷官在家,與繆希雍醫(yī)寓相鄰,過從甚密,又同是東林黨人物,更為契合,丁氏心服希雍醫(yī)術,常侍診左右,繆希雍必真心教導,輯得繆希雍醫(yī)案及醫(yī)方等,匯編成《先醒齋筆記》,后得繆希雍增益群方,更名為《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又如王肯堂,繆仲淳旅游行醫(yī)到秣陵(今南京)時,結(jié)識了名醫(yī)王肯堂,兩人一起談醫(yī)論藥,十分投機??娭俅窘榻B了許多精辟的學術見解,并無私地將酸棗仁補血、桑白皮治鼻塞及健脾開胃消食的效方資生丸等學術傳授于他。
私淑丹溪,后啟天士??娤S褐畬W博采眾長,其中與名醫(yī)朱丹溪淵源尤深,雖未得丹溪親授,然繆希雍全面繼承了朱丹溪的陽有余陰不足論,對陰虛的概念作出較為明確的定義,充實了陰虛的證候,并對相應治療提出補充,對丹溪滋陰學說的發(fā)展作出重要貢獻??娤S褐f對后世葉天士亦具有重要啟示意義,葉天士諸多理論及方藥皆受益于仲淳之說,如葉天士的胃陰之說,即繆希雍脾陰說之發(fā)展,其用藥特點亦非常類似。
走方游歷,廣載刀筆。繆希雍在青壯年時就遠離家鄉(xiāng)常熟,云游四方,據(jù)繆希雍《葬經(jīng)翼》記載“因之周覽吳會,薄游七閩,歷齊魯燕趙之墟,縱觀乎都會之大,返策襪陵,浮江西上,涉云夢,溯三湘而入豫章”,踏遍了江山半壁。如丁元薦在《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序中所言“多僑寓,所至稱寓公”??娤S河吾t(yī)生涯到處尋師訪友,緇流羽客、樵叟村豎,相與垂盼睞,披肝膽,更不放過與同道切磋的機會,所至必訪藥物,載刀筆,接受新知識,其傳奇行醫(yī)經(jīng)歷極大豐富了其學術思想。
大醫(yī)精誠,主動叩門。繆希雍行醫(yī)秉持“生死人,攘臂自快,不索謝”之大醫(yī)精誠宗旨,以下三個醫(yī)案足見繆仲淳醫(yī)德的高尚?!坝行∏嘁禄紓?,愈而復,復而愈,愈而再復,不知其幾?!逼渌t(yī)生不肯往診,仲淳聞之亟馳診之。醫(yī)案又載:“杭州陳赤石,因校士(考評士子)過勞感暑,遂下痢純血,醫(yī)皆難之?!庇腥苏f:“此非繆仲淳莫能療也?!辈〖宜觳钊藢た娤S海瑫r值仲淳在蘇州出診,聞訊后,他不顧旅途勞累,又策馬就道,“一日夜馳至武林”,投藥二劑,挽救了患者性命。還有一次,昆山友人張大復之弟張元長患病,繆希雍竟主動到昆山“叩門”診視。因此,張大復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記下了當時繆希雍為其弟診視的情況,并云:“吾后甚毋忘仲淳也?!?/span>
為國為民,痛失慈母??娤S涸缒陠矢?,曾混跡于市井,與任俠(黑社會、小混混一類)為伍,其母曾痛斥其悔改,母親要求嚴厲,對繆希雍一生影響巨大,故他對母親感情不言而喻。他曾于萬歷十四年(1586年)間,應尚寶司丞徐貞明之召,至京東墾田,推廣水稻種植,母病逝于松江友人康孟修家,也未能及時回來收殮??娤S罕从^,參悟生死,師從達觀禪師研習佛學原理。萬歷十八年,他又與同邑友人瞿汝稷合刻《略釋新華嚴經(jīng)修訂次第決疑論》,在廬山購置香火田贈予當?shù)厮略骸Hf歷二十年,繆希雍隨巡撫許孚遠至福建,為許氏操練兵士。他的交往相當廣泛,上至當朝貴卿,下至庶民百姓。
駕鶴西去,青山忠骨??娤S合群笤⒕诱憬L興、江蘇金壇,死后葬于陽羨(江蘇宜興),然關于繆希雍墓地所在地,目前亦有葬于虞山興福寺南之說(《常熟市志》有此記載)。據(jù)錢謙益《初學集》卷二九《本草單方序》記載:“仲淳諱希雍,吾里之右族也。僑居長興,后徙于金壇,老焉,葬在陽羨山中。”錢謙益和繆希雍是同時期的人,又素與繆希雍交往,錢謙益的這一記載應是比較可靠的。又據(jù)馮夢禎《繆母周孺人墓志銘》記載:“仲淳擇地葬孺人,幾遍浙以西山水,而卒定宜興某山之原,南去漢陽孫孺人之墓不數(shù)里。”漢陽是指繆仲淳的父親尚志,曾任漢陽府通判,孫孺人為仲淳嫡母,因其無出,故又娶生母周氏。由此可知繆仲淳的父母親均安葬在宜興山中,這或可解釋繆仲淳為什么會葬在陽羨(今宜興)。
著述流后世
繆希雍不僅善于醫(yī)學之說,亦精通藥學,其流世之作諸多,涵蓋醫(yī)藥諸類。
《本草經(jīng)疏》,該書“據(jù)經(jīng)《本經(jīng)》以疏義”,又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疏》。書中記載了作者研究藥物的心得,在“續(xù)序例”上卷中,撰有藥學論文33篇。其中“藥性差別論”“論治吐血三要”“論痰飲藥宜分治”等,均有新的見解。各論部分為卷3~30,共收藥490種。編排次序,悉依《證類本草》。所論藥以《本經(jīng)》《別錄》所載為主,兼采后世常用之品。在臨床用藥和中醫(yī)藥理的探討方面,該書是明代僅次于《本草綱目》的一部本草名著。清代眾多以闡釋《本經(jīng)》為主旨的本草,多受該書的影響。清人吳儀洛評價:“繆希雍之《經(jīng)疏》,不特著藥性之功能,且兼言其過劣,其中多所發(fā)明?!?/span>
《本草單方》,該書分內(nèi)、外、婦、兒及雜病五科。卷中以疾病為目,歸納諸方。傷寒方因有仲景《傷寒論》可稽,故不錄;藥品價昂難求及藥性峻烈者不收;方中品味多者,雖效著,但難于制得者亦不載。卷一至卷九,為內(nèi)科疾病,載有卒中暴厥、瘧疾、痰飲、反胃、胸痛、黃疸等八十九類疾病。卷十至卷十一,為五官科疾病,載有眼目、耳、鼻、口等十五類疾病。卷十二至卷十三,為婦科疾病,載有調(diào)經(jīng)、經(jīng)閉等二十類疾病。卷十四至卷十五,為兒科疾病,載有初生、疳、滯頤等二十八類疾病。卷十六至卷十八,為外科疾病,載有癰疽、疔瘡、手足皸裂、金瘡等四十五類疾病。卷十九,雜病,分奇病、服食、雜治、解中諸毒等七類疾病。門類齊全,載方多,綱目清晰,易于查尋。其方以單方為主,藥簡易得、運用方便。
《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該書較突出地反映了繆希雍的臨證心得和經(jīng)驗。前3卷分述中風、寒、暑、瘧、痢、脾胃、消渴等病證,重點介紹繆希雍對這些病證的臨床心得及驗案、效方,并能從中提煉出對一些病證規(guī)律性的認識和治療大法,如“中風治法大略”“三陰治法總要”“春溫夏熱病大略”“吐血三要法”等,其中“吐血三要法”尤為后人所重視。從他的治案中并可看出,繆希雍治病不泥于古,掌握圓機活法,有較好的療效。
《炮炙大法》,該書為《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之卷四,后有單印本行世。全書按藥物類別,分為水部、火部、土部、金部、石部、草部、木部、果部等14部,共載439種中藥制法。書中以簡明的手法敘述了各藥的炮制方法,也包括各藥的出處、采集、優(yōu)劣鑒別、炮制輔料、炮制過程、炮制后的貯藏,對某些藥物還闡述了炮制前后性質(zhì)的變化和不同的治療效果。在書末附有“用藥凡例”,對藥物的炮制原則,以及煎藥、服藥等都進行了詳細說明。該書在總結(jié)前人炮制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對炮制方法進行了分類,總結(jié)出“雷公炮炙十七法”,有一部分炮制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啟迪溫病說
溫病學為清代江浙地區(qū)所誕生的學術流派,其中葉天士為吳門醫(yī)派代表醫(yī)家、提出衛(wèi)氣營血辨證,而吳鞠通為山陽醫(yī)派的代表醫(yī)家,其提出的三焦辨證是繼葉天士辨治思想之后溫病學又一重要辨證思想,仔細研究溫病學的學術思想,能明顯發(fā)現(xiàn)繆希雍的學術之風。
首先,邪從口鼻而入之說的繼承。隨著對傷寒、溫病等疾病認識的深入,繆希雍在《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中首先提出“凡邪氣之入必從口鼻”,打破了幾千年來邪從皮毛而入的藩籬。吳有性提出:“傷寒之邪,多從毛竅而入;瘟疫之邪,多從口鼻而入”。喻嘉言認為“邪從口鼻而入”應分為清濁兩種。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所說“溫病由口鼻而入”無疑也是繼承了繆希雍之說。
其次,對繆希雍“吐血三要法”的繼承??娤S褐瓮卵?,“宜行血,不宜止血;宜降氣,不宜降火;宜補肝,不宜伐肝”。吳鞠通非常重視此治法在血證疾病中的運用,如其曾治療一王姓患者,前二診是遵“宜行血,不宜止血;宜降氣,不宜降火”,后二診是遵“宜補肝,不宜伐肝”。標本、緩急,層次分明,可見吳鞠通深得繆希雍之法。
再次,對疾病治療中自然汁的運用。中藥自然汁為植物類鮮藥絞取之液汁,以直接飲服應用于臨床。因取法簡便,并保特有藥物的自然性味,故被歷代醫(yī)家廣為使用,繆希雍將中藥自然汁稱之為“液”,嘗謂:“液者,搗鮮藥而絞自然真汁是也?!逼渲瓮飧袩岵∽杂歇毜街?,治療上顧護津液是其本旨,喜用甘蔗汁、梨汁、蘆根汁等,以甘潤之液增水行舟,對后世運用自然汁不無啟迪。溫病治法,素有“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之說,故對津傷而邪熱不甚者或溫病愈后調(diào)治,柔潤滋陰為其大法,選用藥物有梨汁、鮮蘆根汁、麥冬汁、藕汁、蔗漿之屬,功能清補生津。如吳鞠通曾用自然汁治療熱傷胃陰的周姓患兒。
最后,對酸甘化陰法的繼承。酸甘化陰最早由張仲景所運用,代表方芍藥甘草湯,繆希雍重視酸甘藥物的組合應用,特別擅長應用芍藥、甘草藥對,其對脾陰不足以及其他陰虛病證的治療主張以酸甘寒涼滋潤為法,并創(chuàng)名方資生丸,繆希雍雖并未從理論上明確提出“酸甘化陰法”,然其對后世的溫病學家產(chǎn)生了重要的啟迪作用。學術界認為明確提出“酸甘化陰治法”的代表醫(yī)家有兩位:一是清代王子接,其在著作中對酸甘化陰類方,特別是含有芍藥與甘草藥對的方有詳盡和系統(tǒng)的闡述;二是葉天士,他運用酸甘化陰之法治療肝陰虛耗、胃陰不足的病證。雖有爭議,但可肯定的是,“酸甘化陰”的正式提出是在清代,尤其是清代的溫病學派十分重視酸甘化陰法的應用,正如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所言:“陰傷既定,復胃陰者莫若甘寒,復酸味者,酸甘化陰也。”
繆希雍行醫(yī)數(shù)十載,一直是“儒醫(yī)同源”思想的踐行者,他深諳藥道,醫(yī)術高明。他的學術思想承前啟后,在臨證方面靈活變通,將求真務實的思想與豐厚的學術成果融會貫通,所著《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疏》等是中國醫(yī)學史上珍貴的成果。從世濟其美到另辟蹊徑,從發(fā)潛闡幽到吐故納新,繆希雍臨證之獨到、用藥之靈巧無不體現(xiàn)著虞山醫(yī)家的縮影,欲以深層次了解虞山醫(yī)派,繆希雍思想是其不可不談的重要組成部分。(馬俊杰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稿件來源:中國中醫(yī)藥網(wǎng)
稿件鏈接: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58401
責任編輯:劉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